form: Strategy
滩头阵地策略 = 清晰锋利的切口,高天花板
这是一个策略
- 核心思想是通过在一个小的、特定的用户群体中创造出不可或缺的产品,来点燃增长的引擎,并最终扩展到更广阔的市场。
解决了什么问题
- 根本问题
- 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做出人们真正喜欢且能实现有机增长的产品。
- 面临的挑战
- 大多数失败的产品不是因为人们讨厌它,而是因为人们对它无感,它可有可无,所以很快就被遗忘了。
- 当资源稀少时,无法通过市场营销让人们使用一个他们只是“有点喜欢”的产品。
- 唯一的增长引擎,是让一小部分用户发自内心地热爱你的产品,让他们成为你的传教士。
对小群体产生强烈吸引力
- 定义吸引力
- 普通吸引力
- 很多人觉得产品“还不错”、“挺有趣的”。
-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,是“维生素”,有了更好,没有也行。
- 强烈吸引力
- 一小群用户觉得“没有这个产品我该怎么办”。
- 他们会用“救星”或“神作”来形容它,是“止痛药”,是必需品。
- 普通吸引力
- 指导原则
- 清晰:回答 “为谁而做?”
- 群体越具体,目标就越明确。
- 模糊的群体定义(如“喜欢策略游戏的玩家”)会导致产品功能发散。
- 清晰的群体定义(如“喜欢大逃杀的紧张感,但讨厌射击操作的战棋爱好者”)能让决策有明确的衡量标准。
- 锋利:回答 “他们为什么非玩不可?”
- 强吸引力:必须是“止痛药”,而不是“维生素”,解决一个真正的“痛点”。
- 强 Hook:能用一句话就让目标用户心跳加速,产生好奇。例如:“回合制大逃杀”、“搜打撤版 TCG”。
- 强差异化:创造一种全新的、在别处无法得到的、不可替代的体验。
- 清晰:回答 “为谁而做?”
- 如何做到
- 如何选择小群体
- 从自身出发
- 为你自己和你认识的人做东西,你自己就是那个小群体的一员。
- 对需求的理解会远超任何市场调研。
- 例子:Facebook 最初只为哈佛学生服务。
- 寻找边缘但集中的群体
- 找到一个被现有市场忽视,但有强烈未满足需求的群体。
- 这个群体最好有内部的沟通渠道,如特定论坛、社群,便于产品在其中快速传播。
- 寻找有未来的群体
- 思考这个小群体的行为和需求,是否会成为未来更大群体的行为和需求。
- 例子:早期为程序员做的工具,后来可能被更广泛的设计师、产品经理所使用。
- 从自身出发
- 如何产生强烈吸引力
- 极度专注
- 只做一件事,并把它做到极致。
- 砍掉所有可有可无的功能,把核心体验打磨到无与伦比。
- 不惧争议
- 为了让一部分人热爱,必须接受另一部分人可能完全无感甚至讨厌。
- 想要取悦所有人,最终的结果就是平庸。
- 亲手服务
- 在早期,做那些“无法规模化的事情”。
- 亲自和每一个核心用户交流,了解他们的想法,解决他们的问题。
- 极度专注
- 如何选择小群体
- 判断标准
- 需求的强烈程度
- 如果今天你的产品消失了,核心用户会感到多失望?
- 如果答案是“非常失望”,那就走在正确的路上了。
- 增长的有机性
- 在没有市场推广的情况下,用户是否在自发地增长?是否有人主动向朋友推荐?
- 需求的强烈程度
保留扩展性
- 如何确保扩展性
- 同心圆模式
- 初始用户群体是核心,在这个核心之外,存在着一圈圈关联的用户群体。
- 例子:先为专业的 Dota 玩家做一个工具,然后扩展到所有 MOBA 玩家,再到所有竞技游戏玩家。
- 问题本质的普适性
- 为小群体解决的具体问题,其背后是否有一个更普适、更本质的需求。
- 例子:为一个游戏社区做的交流工具,解决了“信息同步”的需求,这个需求在几乎所有社群中都存在。
- 网络效应
- 产品是否具备网络效应,即越多人用,产品价值越高。
- 从一个高度连接的小群体开始,是引爆网络效应的最佳方式。
- 同心圆模式
- 判断的标准
- 相邻市场的清晰度
- 能否清晰地描述出,占领了这个小众市场后,下一步、再下一步要走向哪个市场?
- 如果路径模糊不清,那它可能只是一个“小切口”,而没有“高天花板”。
- 相邻市场的清晰度
延申讨论
- 本质与底层逻辑
- 深度代替广度
- 在资源有限时,在一个点上做到最好,用深度来对抗巨头的广度。
- 能量聚焦与引爆
- 先点燃一小撮最干燥的草料(核心用户),让它形成燎原之火(有机增长)。
- 降低验证成本
- 只服务于一个小群体,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反馈,快速迭代。
- 深度代替广度
- 类似的做法与理论
- 《跨越鸿沟》
- 高科技产品推广,必须先在一个“滩头阵地”市场取得绝对领导地位,再向相邻市场扩张。
- 一千个铁杆粉丝
- 不需要数百万粉丝,只需要拥有一千个“铁杆粉丝”,他们会购买你推出的任何东西。
- 蓝海战略
- 开创无人竞争的“蓝海”,常见方法是满足被现有市场忽略的边缘用户群体的需求。
- 《跨越鸿沟》
案例
- Facebook
- 小切口:只面向哈佛大学的学生。
- 强烈吸引力:解决了查看同学名册、了解身边同学状态的需求,并带有排他性。
- 高天花板:从哈佛,到常春藤,到所有大学,最后向全世界开放。
- Amazon
- 小切口:在线卖书。
- 强烈吸引力:为爱书的人提供了近乎无限的选择,解决了实体书店品类不全的痛点。
- 高天花板:通过卖书建立了一整套电商基础设施,然后将品类扩张到万物。
- Stripe
- 小切口:为开发者提供简单的在线支付接口 (API)。
- 强烈吸引力:用几行代码解决了开发者接入支付的巨大痛点,被开发者群体奉为“神作”。
- 高天花板:赢得了开发者,就等于掌握了未来互联网商业的基础设施入口。
- Minecraft
- 小切口:面向喜欢自由建造和探索的“乐高式”玩家。
- 强烈吸引力:在主流游戏追求电影化叙事时,它提供了极致的自由度和创造性。
- 高天花板:创造是人类的底层需求,简单的玩法核心使其能跨越年龄、文化和性别,最终成为一个巨大的内容平台。